close

 

   黃、白色的汽球從天而降,來自各國的精英齊聚一堂,準備迎向璀璨新人生。



IMG_2855.jpg


  ↑↑自以為要畢業三人組↑↑


  12/17(Friday)畢業典禮日
  今天,在晚間的盛典開始前,老姐安排亞特蘭大市內巡禮。說到Atlanta,有兩個世界知名品牌的總部一定要去參觀一下:台灣也看得到、全天候都在播新聞的CNN(Cable News Network),以及無時無刻都可以喝到、深入全世界每一個角落的Coca-Cola。
  這兩個景點,和亞特蘭大水族館都集中在千禧公園(Centennial Olympic Park)附近,彼此間的距離不過幾百公尺,是市內一日遊的精華區。

IMG_2854.jpg


  今天的天氣好到不能再好,就算是耍帥穿西裝(而且還是夏天版),也因為刺眼的陽光而感到全身暖和。
 
  到名為「可口可樂世界」 (World of Coca-Cola)的博物館,可以看到可口可樂歷史上的相關產品與歷史圖片,還可以參觀生產線以及觀摩可口可樂出資拍攝的可樂主題動畫片,結束工廠觀摩後還可以得到剛出爐的可樂。不過,我們對於花十幾塊美金參觀這個並沒有太大的興趣,便直接去了位在出口處的紀念品販賣部,自High。

IMG_2853.jpg


  可口可樂是1885年喬治亞州的約翰潘伯頓藥劑師(John Stith Pemberton)原先發明的飲料配方,稱為Pemberton's French Wine Coca,有個「Wine」,顧名思義當時的配方裡含酒精,不止,還有古柯鹼!直到隔年喬治亞州的幾個地區發佈禁酒令,因此他老人家才發明出無酒精的可口可樂。同年,可口可樂在亞特蘭大的藥房首賣。
  雖然在創始地來上一罐可口可樂感覺很厲害,要不是因為冷得半死,不然我還真想在紀念發明者的雕像旁跟他對飲。 

IMG_2852.jpg


  走著走著,來到「有線電視新聞網」。BBC是全球第一家全天候播報新聞的電視台,1980年6月1日開辦於亞特蘭大。對早期的電視而言,新聞只是個可有可無的東西,原先,美國三大廣播公司的晚間新聞只有15分鐘,直至1960年後才增加為30分鐘。BBC在全球推出一周七天、每天24小時滾動新聞的電視台實為創舉。而台灣,打開電視能看到一堆二十四小時播新聞都不會累的電視台,應該也是世界偉哉!

IMG_0738.JPG


IMG_0743.JPG


  今天的午餐是越南河粉,老實說,當我第一口吃到它時,我知道我小看它了!

IMG_2876.JPG


  香Q有勁的河粉,吸滿了帶有濃厚香料味的湯汁,配上滿滿的牛雜,簡直是人間美味!一旁帶點九層塔香的不知名蔬菜,更是為湯頭加分不少。老爸只要看到滿滿的肉,嘴角都會微笑上揚。到最後,大家只要看他的表情就可以知道他對這餐的滿意度,真是好捉摸XD

IMG_2880.JPG


  老媽惦惦甲一碗公,他竟然,吃・完・咧!?由於實在太過難得,所以一定要照張相紀念一下。可想而知這碗河粉魅力多麼地大呀!

IMG_2881.jpg


  這趟旅程,還在波士頓拜訪了越南河粉的名店。加不到美金一塊錢,碗就可以變得比我的頭還大,肉也可以多到像不用錢一樣,而味道跟亞特蘭大的比起來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,辦個越南河粉南北大對抗一定很有意思!
  這越南河粉的美味,除了之後我老姐的義大利式婚宴之外,足以進入我心中的排行榜第二名。直到後來回到台灣,有ABC的朋友問我去美國吃到最好吃的食物是什麼,我都還回答是越南河粉,其地位真的難以動謠啊!(他會不會覺得我是怪咖XD)

  午後,一行人來到名校Georgia Tech。

IMG_2884.jpg


  我與老姐相差六歲,所以每當老姐畢業時我都有自己的理由而沒辦法參與,即使是人生一個階段的完成式―大學畢業典禮也都沒參加過。而我呢,印象中只有小學的畢業有家長出席,高中、大學的畢業典禮,則因為老姐早已出社會,或總是有著希望低調一點而要老爸老媽不要來參加的叛逆,我似乎都是自己在玩畢業典禮。沒想到,這回全家人能在Georgia Tech參加老姐的畢業典禮,那種感動與驕傲的心情自是不在話下。

IMG_2883.jpg


  老姐要飛了,與一旁的老教授道別,即將飛向另一個國度(或許早已著陸)。

IMG_2885.jpg


  很喜歡Georgia Tech的「校色」,古金色與白色充滿著整座校園,不論畢業袍或是校園公車,或是畢業典禮的場佈,都發揮的淋漓盡致,低調不搶眼而耐看又穩重的配色,讚!配上吉祥物「校蜂」―Buzz,可愛中帶點銳利,很有生氣。
  
  典禮即將開始,請鼓掌歡迎畢業生進場。

IMG_2886.jpg


  美國的名校,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就讀,當他們各自畢業之後,在各個領域不論是幫美國做事,或是替自己打拼,都為彼此創造更好的經濟實力。也正是廣納來自各國的人材,創造更多「美國人」,才能讓老美在世界地位屬一屬二的吧!兩百年前來自中國的「苦力」也好,一百年前的投入好萊塢市場的新移民也好,二十年前「叛逃」到美國的古巴棒球員也好,甚至是偷渡美國從事底層勞動的人也好,我想,這是不分時空背景,不分專長領域、身份地位都能套用的吧!

IMG_1007.JPG


  汽球自天空落下,下一步,怎麼走?

  結婚去吧!


  (未完成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Lipap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