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趟旅程中第一次下雪,外頭變成了白色世界。



IMG_3479.jpg


  一早起來,在一夜的綿綿細雪下,黑車竟然變白車,和環境色融為一體!拿出在美國車內必備的刮雪刷,刮呀刮的把車窗部分的雪都給清乾淨。聽老姐說,如果沒有把車窗上的雪弄乾淨就開在路上,其他的車主看到了可以報警抓人,因為會影響用路人。開在路上,不時可以看到車窗很乾淨,但車頂鼎著一大塊雪糕的車,那樣開起來比較酷嗎?
  既然是歷史悠久的麻州,想當然爾要到老美的原點―1620年,從英國來的清教徒乘坐五月花號〈Mayflower〉登陸美州大陸的普里茅斯〈Plymouth〉。

IMG_3480.jpg


   聖誕節假期間,當然沒有營業,天氣依然灰沉沉,只能在海潮波波的岸邊吃海風。
  今天的中途點是麻州的名勝―鱈魚角(Cape Cod),其地名就如GARMIN上顯示的地圖一樣,非常貼切、可愛,我們正往鱈魚尾巴前進!

IMG_2256.JPG


  途中,雪又開始下起來了,而且伴隨著海風感覺更加猛烈。屬於夏季衝浪的勝地,在冬天格外寂靜,只有不怕冷的旅人兩三隻在路上閒晃,這種地方要怎麼找東西吃啊=,=。
  拿出神之GARMIN,找了小鎮上的餐廳列表,幫我們導航到一間從外觀看就覺得不便宜的餐廳。老姐進去問了問,午餐吃到飽未稅美金十三塊,沒想太多,金主說好就好XD,我們就進去囉!

IMG_3482.jpg


  緊臨著海邊而建的木造房子,坐在餐桌上往外看感覺就像在海上用餐一樣,讓人心情愉悅。看到餐點,更是令人食指大動,最讓人覺得值回票價的是提供「胎貝」(mussel )―俗稱淡菜的料理,光是我們五個人就不知道吃了幾磅,讓服務生收盤子收到傻眼!另外還有超好吃的甜點,是這趟旅程中少數能讓五個人都點頭稱讚的東西,這間店真的很Nice!
  只是,萬萬沒想到,這一餐竟然是今天的最後一餐@@
  老天就像在等我們吃完這一一樣,當我們一踏出室外,雪花越來越大、大到下車觀光會難以行走的程度。
  我們今晚的住宿地點在羅德島的首府Providence,Rhode Island並非是個島,它只有48 英里長、37 英哩寬,是美國最小的州。因為從鱈魚角到Providence還得開不短的距離,因此,原本安排好的景點在當地志工奉勸早早上路的情況下,便不得不割捨掉了。

IMG_3483.jpg


  一路上,雪越下越大,高速公路的雪越積越多,車速則是越放越慢,原本三個小時的車程開了五個小時之多。天色暗下之後,若是前方沒有車子可以跟,就只能靠自己的車燈循著路面上的車胎痕跡持續向前,一家人神經緊繃,睡也睡不著。
  終於還是到了,下了高速公路,首府看起來不像是首府,因為就連主要幹道上的雪都已堆積如山,只有經鏟雪車鏟過的路面車子才能通過。停泊的飯店就在交流道附近,轉進飯店後,由於午餐真的吃太飽,所以我們便決定在這樣漫天大雪的黑夜裡沒事不再出門,那天晚上大概八點多就睡了吧!幸好,很會肚子餓的老媽還有幾塊麵包,不然出去買個漢堡回來可能變雪人!


  12/27(Monday)雪、雪、雪!推推推!!!  

  經過漫漫長夜的暴風雪,今天一早,車子是被埋在雪裡的!得動用飯店大哥幫忙除雪,甚至是將輪胎周圍的雪鏟開,才能將車子移出停車位。開出這片停車場後,一切只能自求多福了!
  我們在Providence繞呀繞,看到好多小孩子在家門前鏟雪,有些居民會開著自用車加掛鏟子的鏟雪車將住家四周的馬路鏟開,有些車子則整台被雪包覆,大概全家都渡假去了吧!

IMG_3484.jpg


  這種天氣要怎麼玩?這樣玩XD

IMG_3481.jpg


  撥撥、刷刷刷,喔~原來是這個東西啊!一家人像瘋子觀光客一樣,在積雪超過二十公分以上的雪地自High。

IMG_3486.jpg


  High到此,之後就笑不出來了!
  今天已經沒有下雪了,然而,從羅德島經紐約州回到賓州亞倫城的回家之路,竟變成了天堂路。
  當我們循著GARMIN避開紐約那高昂的過橋費及過路費走在平面道路時,今年最大的暴風雪造成的災情馬上被我們碰上。

IMG_3485.jpg


  在名叫「New Orange」(新橘子XD)的地方,我們遭遇了因雪災而引起的堵車、繞道、車陷雪沼以及糧食危機。穿梭於飽受風雪波及的戰區,閃過被雪堵死的小巷,駕駛兵臨危不亂的轉動方向盤,當我拿著60D拍下這幾張難得的照片時,感覺自己像個戰地記者,記錄著前幾個小時仍然槍林彈雨的地方。在連接高速高路前最後一段幹道上,前方的車子完全堵住,互不相讓,感覺戰火一觸即發,為了做長期抗戰的準備,火速下車在一旁的小店掃了些麵包,不敢在馬路上多做停留,深怕一個不留神,會被遺忘在雪戰場上,下一秒,被鏟雪怪鏟走。
  當車子衝上交流道,安抵高速公路時,掌聲鼓勵鼓勵!莫名的感動湧上心頭,只差沒激動落淚而已,我們終・於可以回・家・啦!
  由於高速公路的層級較高,所以鏟雪車不停的把雪鏟開,保持州與州之間的道路暢通。也因為今天的經驗,我們學到了雪災過後沒事絕不下高速公路的教訓。  

IMG_2450.JPG


  經過一場惡鬥後回到亞倫城的小黑,和老姐的小銀比較起來真是差很大!幸好有先見之明租了車,不然鐵定心疼不已。

IMG_2455.JPG


  一到家,「阿義師」上菜囉!吃了溫暖的家鄉菜。我的旅程,也在吃完這一餐之後邁向尾聲。老爸老媽繼續留在美國過新年,而我,則在一趟美國行之後,回到台灣繼續和論文奮鬥。

 



  <後記>

  12/28(Tuesday),原本是12/29早上的班機,因為擔心再度遇上雪地推車與迷路驚魂記,以及開夜車來回四五個小時太累的關係,於是一家人屁股又再度還沒坐熱,便啟程上路,送我到紐約甘迺迪機場。
  今天,雖然在紐約市內因為下了高速公路而再度進了雪沼,甚至推車、找路,不過,因為時間非常非常充裕,可以慢慢的耗,因而多了兩小時紐約迷途記,欣賞了紐約市的夜景,讓我和紐約有了最後的溫存。

IMG_2438.jpg


  老爸說,到了一個國家應該要對那個國家有所了解,才能有內涵。我想,那個”了解”是各個層面的,政治、經濟、歷史、地理、電影、音樂、流行文化,包羅萬象什麼都有,什麼都可以。雖然,不見得因為了解這些,就能完全適應一個地方,不過或多或少,有了那些東西,才能更融入一個地方。
  「認識才能有感情,了解才會有愛」,回想自己大學讀日語系,從五十音循序漸進到學習歷史或當代文化的過程,對日本有了一定程度的認識,甚至因喜歡日本而接受關於日本的一切事物。然而,我並沒有「到」日本,我並沒有在那裡生活過,在這四年,我其實活在一個被包裝出來的「日本」當中。回過神,我仍然站在台灣這塊土地上,我忽然體認到自己對台灣的認識多麼不足。如果「到」一個國家應該了解那個國家,那我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竟然對這片土地不甚了解,那麼我該如果去愛她呢。這個課題對我來說是長遠的,這個保有不少中華文化―至少有中文、繁體字的國度,她永遠屬於我的,永遠等待著我去了解、去愛她,只要有心。
  反觀最近,日語在經過了解日本、培養對日本事物的興趣之後,現在,舉凡關於日本的東西,我卻失去了過往的熱衷,日語之於我個人,似乎已經超越興趣、超越日本之上了。簡單的說,在達到學語言的目的之後,那些曾經需要的「誘惑」,對我,好像已經不再重要了。
  也因此,在這趟美國之旅之後,我體認到了所謂的「普世價值」嗎,英文,對我來說是多麼多麼的重要。雖然曾經接觸過法語或德語,但是那些距離真的太過遙遠,而且可以「誘惑」的東西比起滲透到世界各個角落的美式文化―舉凡好萊塢、影集、音樂、任何媒體,都來得太少了。因此,在經過努力而備齊一枚籌碼之後,我想要再擁有一枚―起碼短時間內還相當好用的籌碼,英文。
  感謝老姐的奧援,讓我在短短的二十天之中吃了十多國料理,還買了不少衣服鞋子,更重要的是讓我得以在美國拓展眼界。當然,還有老爸老媽從我小時候就常帶我遊山玩水累積經驗,都是人生至今為止寶貴的經驗。謝謝你們!我愛你們。



  (全篇完)

 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Lipap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